首页 常识
您的位置: 首页 > 常识 >

每天学习一味中药——天仙藤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09-16 09:36:12    

理气药· 天仙藤 凡以疏理气机为主要作用、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,称为理气药,又名行气药。

本期中药天仙藤,2020药典未收录。2020年对于整个马兜铃家族来说是最糟糕的一年,先是大哥青木香最先从2005版《中国药典》被开除。如今新版2020版药典又把马兜铃、天仙藤双双下马。至此整个马兜铃家族再无缘入药了

天仙藤

来源: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.et Zucc.或北马兜铃A.contorta Bge.的干燥地上部分。秋季采割,除去杂质,晒干,或闷润、切段晒干。生用。

产地:主产于浙江、湖北、江苏、河北、陕西等地。

相关名字:都淋藤、三百两银(《补缺肘后方》),兜铃苗(《圣惠方》),马兜铃藤(《普济方》),青木香藤(《本草备要》),长痧藤(《南京民间药草》),香藤(《浙江中药手册》),臭拉秧子、痒辣菜(《江苏植药志》)。

性味归经:苦,温。归肝、脾经。

功效:理气,祛湿,活血止痛。

性状鉴别如下:

天仙藤

天仙藤

本品茎呈细长圆柱形,略扭曲,直径1~3mm;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褐色,有纵棱及节,节间不等长;质脆,易折断,断面有数个大小不等的维管束。叶互生,多皱缩、破碎,完整叶片展平后呈三角状狭卵形或三角状宽卵形,基部心形,暗绿色或淡黄褐色,基生叶脉明显,叶柄细长。气清香,味淡。

主治病证:

1.胃脘痛、疝气痛、产后腹痛。

本品苦泄温通,能理气活血而止痛。治疗肝胃不和之胃脘痛,可配伍理气止痛药木香、香附、川楝子;若治疝气痛,可与酒共煮服用,如《孙天仁集效方》方,或配伍疏肝理气药物青皮、乌药、小茴香;治疗产后腹痛,可炒焦为末服用;若为血气腹痛,可与生姜、酒同用,如天仙藤散(《普济方》),或配伍活血行气之品。

2.妊娠水肿。

本品苦温燥湿,善治妊娠水肿。可配香附、陈皮、乌药等同用,如天仙藤散(《妇人大全良方》)。

3.风湿痹痛。

本品苦燥温通,活血止痛。治风湿痹痛,常与独活、威灵仙、五加皮等同用;若痰注臂痛,可配羌活、白芷、半夏等,如天仙散(《仁斋直指方》)。

4.癥瘕积聚。

本品既能理气,又能活血。用治气滞血瘀之癥瘕积聚,可配乳香、没药、延胡索等同用,如《本草汇言》方。

用法用量:

煎服,4.5~9g。

使用注意:

本品含马兜铃酸,可引起肾脏损害等不良反应;儿童及老年人慎用;孕妇、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。

古籍摘要:

1.《本草纲目》:“流气活血,治心腹痛。”

2.《本草备要》:“治风劳腹痛,妊娠水肿。”

3.《本草求真》:“天仙藤,观书所论主治,止属妊娠子肿、腹痛、风痨等症,而于他症则未及焉。即其所治之理,亦不过因味苦主于疏泄,性温得以通活,故能活血通道,而使水无不利,风无不除,血无不活,痛与肿均无不治故也。”

现代研究:

1.化学成分:本品木兰碱,马兜铃酸D,β-谷甾醇、以及硝基菲类有机酸衍生物或内酰胺成分等。

2.药理作用:鲜北马兜铃叶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;有一定的抗癌作用,马兜铃酸Ⅰ为抗癌活性成分。

3.临床研究:以天仙藤汤(天仙藤、乌药、苏叶、香附、陈皮等)治疗特发性水肿10例,治愈8例,好转2例(江西中医药,1997,1:59);用天仙藤散(天仙藤、香附、陈皮、苏叶、木瓜等)水煎口服,日服一剂,五剂为一个疗程,治疗特发性浮肿,总有效率88%,平均服药3个疗程(温州医学院学报,1996,1:25)

4、不良反应:本药含马兜铃酸,其毒性、不良反应见“关木通”。

注:内容来自教材和网络,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,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