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津渡古街概况简介
来镇江必须要到西津渡,早在三国时期,云台山麓西津渡就已经是著名的渡口!曾经有江南第一渡的美誉!它位于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界处,是南北水上交通枢纽,!

清朝末期,长江跟人们开了一个玩笑,居然往北移动,当年的西津古渡现在离长江江岸已有300米的距离!江边的石头依旧在,当年也曾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!
小码头街是现在最热闹的地方,始建于六朝时期,“唐宋元明清,从古看到今”,整条街随处可见六朝至清代的历史踪迹!明清时一直为镇江南北驿道要冲之主要渡口!西津渡,三国时叫蒜山渡,唐代叫金陵渡,宋代以后才称为西津渡。

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多,还是先登到蒜山最高处,以免太早了,栈道关闭了!云台阁就建在山巅,地标性建筑,仿古建筑风格楼阁,飞檐翘角,具有宋元古建特征,是镇江目前古建筑历史上体量最大的建筑!花20元登上最高层,可以一览镇江全貌!西津渡黛瓦粉墙,市区高楼大厦,错落有致!金山焦山北固山,交相辉映,美轮美奂!

原路返回到了山脚下,有唐代张祜的雕塑,并附有《题金陵津渡》石刻,金陵津渡小山楼,一宿行人自可愁。潮落夜江斜月里,两三星火是瓜州!西津渡,不仅张祜来过,王安石来过,马可波罗也来过!

待渡亭,古人迎来送往或小憩避雨等待摆渡的场所,如今长江渡口已经远离,这里也就是一个休息的场所!

沿着青石板路向上走,四道券门石额上题刻了“同登觉路”,“共渡慈航”,“飞阁流丹”,“层峦耸翠”!路边有一块玻璃下,展示了从唐代到清代的道路的变迁,一眼看千年!

昭关石塔,就建在街道上,元代的古塔,石塔塔基的东西两面都刻有“昭关”两个字,故称“昭关石塔”!也有人称之为观音喇嘛塔,或瓶塔。昭关石塔选址精心,构造巧妙,形式独特,宗教色彩浓厚,石塔塔心有两个曼荼罗,曼荼罗和昭关石塔都是国家一级文物,昭关石塔也是我国唯一保存完好,年代最久远的过街石塔!

在昭关石塔旁边,山体被开凿成了观音洞,始建于宋,清咸丰九年(1859年)重修!洞外有一个三层的铜鼎。观音洞上方石额刻有“观音洞”三字,是宜兴陈任旸所书!东西两侧分别是普陀岩殿和地藏王菩萨殿!

紫阳洞和铁柱宫遗址两处道教胜迹也在观音洞边上,西津渡是包容的,佛教和道教在这里和谐相处!

观音洞对面,还有创建于康熙31年(1693年)的救生会,当年也是为救渡长江遇险的人而设!
在古街的尽头,有英国领事馆旧址,19世纪后半叶的拱券廊式建筑,1996年,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!青砖夹红砖叠砌而成的,东印度式建筑,现在是镇江博物馆!

青砖黛瓦,古朴庄重,房屋尽显历史痕迹和沧桑感,而那些老房子里,依旧有传承了千年的美食!肴肉,锅盖面,陈醋,镇江的三大美食,逛累了,坐下来,吃一碗正宗的锅盖面,面条非常有筋道,煮面的锅里放了杉木做成的锅盖,更增添了几分香味!

历史远去,长江依旧!依蒜山之势,临长江之水而建西津渡,也许只有它的名字能让人遥想起当年!

独一无二的西津渡,国家四A级景区,中国古渡博物馆,这里保存着自唐以来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,成片的传统民居,是历史最久,规模最大,保存最好的古渡历史街区!

漫步古街,是否就会想到那些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,来一次时空的穿越吧,回到那舟辑交织,人声鼎沸的过去!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