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常识
您的位置: 首页 > 常识 >

被中国国家地理誉为“最后的江南秘境”,松阳美在哪里?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0-13 09:50:31    

这里全县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,素有“处州粮仓”之称;

这里自汉朝建县以来,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,至今仍保留着100余座古村落;

这里隐匿于江南的深山里,被中国国家地理誉为“最后的江南秘境”

它便是:浙江 · 松阳县

松阳县,有人称赞它为“古典中国的县域标本”,它是丽水市建制最早的县,建县已有1800多年历史。

汉代就设县的松阳,是丽水地区最早的政治经济中心,直到隋朝才迁往今莲都区。这些年,松阳人将田园山水和古村落资源发展成为有声有色的民宿经济。

松阳有着中国乡村独有的美感,黄墙黑瓦、老树炊烟、鸡鸣犬吠。众多古村,保留了中国乡村最原始的文化。

这座城,在一片青峦秀水之中,这里的锦绣山水就像一幅延绵不绝的卷轴,可以让你体验物我两忘。

有人曾赞美松阳,古村深巷,黄墙黛瓦氤氲在雾气之中,入眼皆是青山绿水。

无掺杂的翠绿山林,让视线绕过远山与背山,爬山,仰望,旋转,远眺,想要永久记录这美景。

要说松阳县最有特色,最推荐去的地方,那一定是这里仍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古村落

松阳有近百余座格局保存相对完整的传统村落。

它们或居于高山之巅,或隐于群山之间,或坐落于清溪之畔,或掩映于竹海古树群中,浑然天成,古朴迷人,体现出恢弘气势,呈现出朴素大美。

杨家堂村——浙江的“布达拉宫”

杨家堂村坐落在一座环形的山凹中,左右两翼山峦环抱村庄,风水布局相当明显。

沿着松阴溪畔,走进松阳杨家堂。

在古树掩映中,整个村落仿若“金色的布达拉宫”,呈阶梯式悬挂在山坡上。

不同于传统的粉墙黛瓦,这里的古民居融合了徽派和闽派的建筑风格。

黄墙黑瓦,古色古香,恬静悠然,让人乍看便欢喜。


陈家铺村——先锋书店

处在悬崖边上的陈家铺是 松阳 古村落中一处还未经开发的瑰宝,有着600年的历史,她是崖居式古村落的代表。

整个村落依靠着海拔800多米岩石构造的山崖,被梯田、竹林、古树、山峦簇拥着。

“它隐藏在大山的褶皱里,仿佛一把半开半掩的折扇。一打开折扇,便露出了一个村落的烟火。”

这里最著名的应该就是先锋书局了,古朴伴着书香,仿佛寻到了精神的“原乡”。

窗内,是万卷书;窗外,是万里路。

「雨后青石板路上苔藓依稀可见,远处的山成了映在窗上的画。」

这所藏在深山里的书局,非常有意境,很值得一次打卡。

其实书局之外的景色也是引人入胜的,群山环绕,云雾飘渺,黄墙灰顶鳞次栉比,梯田溪水遥相辉映。

松庄村——一条河流穿过的村庄

小桥流水的松庄村坐落在大山的最深处,一条小溪穿村而过,岸上家家炊烟袅袅,好一派现实版的世外桃源。

古桥溪涧,竹林青山,村民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保留着最原始最质朴的江南,这里也成了《国家地理》杂志的取景地。

酉田村

酉田村是叶姓家族聚居村。在元末明初,南宋左丞相叶梦得后裔叶文清从桐溪迁徙到酉田,至今600余年。

站在观景台上,俯瞰坐落在山坳中的酉田村,郁郁葱葱的树木间露出一片青瓦黄墙,村子仍然保持着旧时的模样。

西坑村

位于海拔700多米的西坑村本身就很有历史,始建于清代,梯田式的黄土老房子保存完好,颜值上很是过关。

村子有一条北宋的松宣古驿道,至今保存完好。

全村至今保留有12幢清代古民居、宗祠、社庙、香火堂等历史建筑,30余幢民国至上世纪70年代的民居也保存完好,这在浙江古村落中实属不多。

西坑的四季很分明,春天映山红开得到处都是,夏日凉爽还有杜鹃,秋天叶子黄成一片美到哭,深冬时节就要下雪了。

每个季节都难以取舍,来一次估计不够。

这样的古村在松阳还有许多许多,如松庄村、岱头村、山下阳村、沿坑岭头村、水墨石仓等等。

古村、山峦、树林、云雾,这些元素组成了一幅松阳的原始古村画卷,绝美且自然。


松阳大木山骑行茶园景区——小清新

松阳种茶历史悠久,是中国最大的绿茶集散地,也是浙江绿茶第一县,茶园众多,茶质上乘。

茶园内丘陵连绵,水库密布,骑行车道贯穿其中,景色宜人,茶香四溢。

曾有诗称赞松阳的绿茶:“春色漫怀金谷酒,清风雨液玉川茶”。

如果有机会,一定要在这里漫游茶园,采茶,体验当地的特色茶染工艺

至于这里的景色,只能用小清新来形容。


箬寮原始林区

箬寮景区,山险、岩怪、树奇,自然景观独特,海拔1500米的主峰西北一硕大无比的擎天巨石拔地而起,陡峭的崖壁上虬龙般的苍松横空而出。

延庆寺塔——东方比萨斜塔

延庆寺塔从塔身构造到木构出檐都没有发现后人修缮的痕迹,是江南诸塔中保存最完整的北宋原物,被誉为“江南稀宝”、“浙江第一塔”。

延庆寺塔经历了一千余年的风雨洗礼,眼下,塔身出现倾斜,上世纪八十年代修缮古塔时,延庆寺塔塔身已倾斜2° 12",偏心距一米多,人们将其称为东方比萨斜塔。

这样一来,古塔反而增添了另一种魅力。


松阳老街——“活着的清明上河图”

看过了郊外的风光,回到松阳县城里转转,这里也有宝藏。

老街见过很多,但只有这条被叫做「活着的清明上河图」。

老街,狭长参差,就像时空隧道,许多近乎失传的手工作坊:火星四溅的打铁铺、药香四溢的草药铺、量体作衣的裁缝铺、弹棉花的、做棕板床的……仍在这里默默有序经营着。

逛完老街,到百年老店佰仙面馆吃一碗松阳特色的酒糟大肠面,成了松阳之行最有仪式感的收尾。大肠处理得干净,酒糟入味且醇香,好吃到停不下筷!

相关文章